發布時間: 2024-09-02 作者:admin_develop 瀏覽:2064次
資本寒冬持續三年之久的大背景下,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卻在發生結構性的持續向好變化,除了ADC、小核酸、小分子等技術層面的差異化創新并實現高額出海授權合作,原始創新也在快速發展,僅就最新的一波進展便可見端倪。
2024年4月初,復旦大學許杰團隊在Cell期刊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,發現CD3激活的全新機制,ITPRIPL1作為CD3的配體,對CD3的激活起到抑制作用。ITPRIPL1在免疫豁免器官睪丸高度表達,在腫瘤細胞中高表達以達到免疫逃逸,即作為一種全新的免疫檢驗點。柏全生物(創始人為許杰)在此基礎上開發了ITPRIPL1抗體,并已經在中美進入臨床階段。

2024年4月23日,尋百會生物在Cell期刊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,發現IGSF8為全新NK細胞免疫檢查點,通過與NK細胞上的KIR3DL2結合抑制NK細胞。尋百會生物開發的IGSF8抗體正在進行臨床申報。


2024年4月22日,昂科免疫宣布首創Siglec 10抗體獲得FDA批準臨床,用于治療實體瘤。昂科免疫創始人劉陽教授、鄭盼教授在CTLA-4、CD24/Siglec-10通路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,其中新一代差異化的CTLA-4抗體已經處于三期臨床階段,CD24抗體授權給默沙東。

總結
還記得幾年前,國內的腫瘤免疫領域幾乎全都集中于PD-1、PD-L1/TGFβ、TIGIT、CD47等高度同質化的fast follow項目。如今,更積極的差異化設計成為主流,原始創新也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,并積極地進行臨床轉化。這一波的腫瘤免疫新靶點只是略舉一例,整個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實際上正在孕育越來越多的突破性原始創新,并得到資本支持,快速推進到臨床轉化。